送孙鲁山大司马归桐城 其一

送孙鲁山大司马归桐城 其一朗读

陆贾城边驻玉虬,紫髯如见采真游。五云久识尊司马,万里偏从狎海鸥。

越井秋风吹旅舫,天涯雁影入高楼。閒僧尚有无穷思,握麈何由对十洲。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朗读
()

猜你喜欢

孤鸟来云外,片霞染树边。荆南多贾市,沙渚佳渔船。

全蜀下通楚,秋江亘接天。中流箫鼓泛,不似魏公年。

()

坐楼愁出望,息意不思春。无奈园中柳,寒时已报人。

捉梳羞理鬓,挑朱懒向唇。何当上路晚,风吹还骑尘。

()

几日为儿女,十年独苦辛。春云枯冢树,流水石梁人。

侍烛遥归夜,悲天厌有身。幸还依塞下,犹自问迷津。

()

佳期来胜侣,多是故乡人。月过三秋半,情怜万里亲。

风飘梧欲尽,露濯桂仍新。好友连宵赏,尊醪未厌频。

()

人情物理要推求,不早敷黄隶晚秋。

黄得十分虽好看,风霜争奈在前头。

()

昔人甫彻弃刍狗,此日已归谈木牛。

报国无阶空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