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经乡落,篮舆值老翁。手携古云物,言是旧丝桐。
乱世谁怜苦,閒官可话穷。南薰无限意,珍重与人同。
和采臣吴粮宪道中老翁售琴之作 其一。明代。释今无。山路经乡落,篮舆值老翁。手携古云物,言是旧丝桐。乱世谁怜苦,閒官可话穷。南薰无限意,珍重与人同。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邵君以客名斋二首。元代。方回。细读来诗窥所学,忘机忍事用功深。远同随笔洪公号,妙得吟窝邵子心。怀抱春浓重酝酒,语言渊嘿绝弦琴。我能容物天容我,无是无非镇似今。
自题三十八岁小照 其二。清代。郑孝胥。吾年垂四十,颇亦厌虚辞。结习浑难尽,鸣秋略有诗。
夜泊马当。明代。梁元柱。天涯何事忘飘泊,万里惊涛此独眠。石角吹流鸣夜月,江门掩浪锁朝烟。孤帆远指青天外,尊酒谁过白雁前。却笑艕人催晓发,蓑篷犹系小渔船。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元代。方回。灯影稀疏两岸楼,市声已寂睡声齁。几家梦断三更过,此老心穷信极游。服气仙人吾不学,坐禅释子彼何求。夜思昼读诸郎识,俯仰青春鬓忽秋。
为傅沅叔题蓬山话旧图二首 其二。清代。夏孙桐。文物多随世运更,白头旧史剧关情。麟台故事犹堪续,郑重留题作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