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沧波剩几寻,蓬莱云气足萧森。穿衫已爱群鸾翼,举案还同百岁心。
松柏并高春色密,雪霜齐照月华深。只今谁献中和颂,连理枝生在碧岑。
双寿。明代。释今无。银海沧波剩几寻,蓬莱云气足萧森。穿衫已爱群鸾翼,举案还同百岁心。松柏并高春色密,雪霜齐照月华深。只今谁献中和颂,连理枝生在碧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题听琴图寄天锡。明代。李东阳。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锁阳台 记梦。近现代。郭则沄。钿阁尘寒,萧廊雨暗,梦痕悄记双携。翠衾催起,幽约恼莺窥。漫道江南水远,花魂小、不怕风欺。孤醒夜、青陵缥缈,蝶粉涴仙衣。飘零珠箔影,人天路渺,虚订归期。甚楚云一瞥,疑是疑非。肯信愁红送断,多情月、还照街西。当时事、罗巾泪尽,春恨海棠知。
舟发城陵矶。明代。薛瑄。急鼓催舟发,依稀见岳阳。远波浮岛屿,众水合岷湘。竹瓦居人閤,杉脾贾客房。且看风景异,未觉远游伤。
旅馆三适 其一。宋代。陈造。厥初木禾种,移殖云水乡。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彊。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方法殊,楚产可倚墙。嗟此玉食品,纳我蔬蔌肠。匕箸动辄空,滑腻仍甘芳。岂惟仆餈饵,政复奴桄榔。即今弗洎感,颇思奉君王。
席上送孙知损通直广东漕。宋代。孔平仲。度峡经泷行路难,岭猿越鸟避旌竿。身从日下恩光暖,声落天南暑气寒。事国以忠宁计远,与人为福莫如安。观公才大宜高位,岂复区区久外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