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大方怜汝,身微亦系人。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
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
咏鸬鹚 其二。明代。释今无。欲大方怜汝,身微亦系人。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步月池。宋代。赵善信。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
董山人来白田为寄高季迪诗赋此赠别。宋代。张掞。江榻云花散复凝,水禽争语即晨兴。正当送客南塘路,更拟酬诗北郭朋。渚柳风生烟缕缕,渔矶潮落石层层。荒村迎送还难免,泯迹山深恨未能。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 其六。宋代。崔敦诗。彫庭清跸转轻雷,凤管吹春入仗来。万籁有声皆善颂,八荒无地不熙台。
和曾宏父告别兼简幕属。宋代。张守。奉诏辞北阙,把麾到南州。向来政已拙,老去语更偷。条教虽屡下,疮痍何时瘳。犹喜豺虎息,稍解圣主忧。英英幕中彦,红蕖汎清流。袖手听婉画,药石兼珍羞。衰迟樗栎姿,万一桑榆收。吾人南丰秀,未应仄席求。飘泊乘别车,惠然肯来游。周旋见家规,会合非人谋。清诗日砻琢,不厌枯肠搜。束书赴嘉招,掉臂不我留。我无青玉案,何以报所投。从兹谢泪洳,龙门看吞舟。
雨中宿酒务。宋代。苏辙。微官终日守糟缸,风雨凄凉夜渡江。早岁谬知儒术贵,安眠近喜壮心降。夜深唧唧醅鸣瓮,睡起萧萧叶打窗。阮籍作官都为酒,不须分别恨南邦。
张比部景真挽诗 其一。宋代。刘攽。埋轮负壮志,持节向炎墟。反户惊殊俗,彤襜岂定居。跕鸢愁瘴雾,断雁哭来书。天理真冥漠,谁能问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