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符南海客,走马蓟门天。穗石别多日,韶阳同泊船。
旧名遗爱在,新月大荒圆。更得朝衣著,何年再问禅。
旅舟遇人之京。明代。释今无。分符南海客,走马蓟门天。穗石别多日,韶阳同泊船。旧名遗爱在,新月大荒圆。更得朝衣著,何年再问禅。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刘仲孚夜坐见怀。元代。郭奎。职旷谢奔趋,赋诗悦情性。如何晨夕间,适与故人并。忆昔田园居,荒苔没深径。读书恒闭门,永日亦闲静。嘉树交扶疏,飞泉泻清莹。置觞会亲友,忘言及从政。曲步聊逍遥,澄湖月初瞑。风波忽异时,此乐良未竟。愧彼琼树姿,芳华蔚相映。翰墨沾馀香,终当就高咏。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宋代。杨万里。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床小歇些。飞上山头人似鹤,回看溪畔路如蛇。云烟极目知何处,松竹为门是我家。下得山来饥更渴,也无麦饭也无茶。
吏隐宜春郡诗十首 其六。宋代。祖无择。吏隐宜春郡,同僚得俊髦。纯音等疏越,馀刃剧豪曹。器识青云远,歌词白雪高。遂令迁客意,不复赋离骚。
水调歌头 谢古春轩老人见赠竹根仙槎。清代。顾太清。蓬莱渺何许,仙侣泛仙舟。海天寥阔,千里万里御风游。左右青童玉女,上下霓旌翠盖,花雨散中洲。合奏钧天乐,王母驾灵虬。松为篷,桂为楫,破云流。翔龙翥凤,盘曲古节几春秋。恍若轻身遐举,泛览十洲三岛,对此可忘忧。欲借长风便,吹我到杭州。
同游独山 其四。宋代。彭汝砺。相期一樽乐,共宿独山青。尘土不能污,梦魂还自醒。夕阳登绝径,明月步危亭。为我题僧壁,炎天此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