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逢盛世便抽簪,泌水衡门十亩阴。疏氏但知今日意,贺家那识此时心。
碧天洗尽难寻玉,绿地耕残不见金。閒与儿孙说桑柘,壶浆竟日自浮沉。
罗浮隐者。明代。释今无。身逢盛世便抽簪,泌水衡门十亩阴。疏氏但知今日意,贺家那识此时心。碧天洗尽难寻玉,绿地耕残不见金。閒与儿孙说桑柘,壶浆竟日自浮沉。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题因师蒲桃图二首。宋代。陈造。因师写物三昧手,公取天机付笔端。坐想瑛盘分磊磈,忆尝贝齿冰甘寒。
龙冈漫兴五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有陋?身虽吏隐未忘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谩将弦诵止言游。
蟠龙丈人歌和云汀制府。清代。张井。我闻拓格之松日月所出入,直与元气通呼吸。亘古独立大荒中,世人何曾见针粒。又闻负郯岩前松,龙鳞半空夭矫如有神。云幢星盖俨侍从,仙灵荒忽难具陈。何如东海大松近郊甸,撑空卧波人共见。劫灰兵燹几推排,此松龙颜终不变。我未见此松,诵诗复披图。倏觉寒风谡谡生座隅,奇姿谲熊不可以思议,纵有妙手难描摹。松身拳曲才五尺,平分两干各奇绝。一干横走学长虹,势欲东窥尾闾泄。舒肱探爪似与骊龙争,瘦骨枯缠万年铁。忽然夸多斗靡怒发千万枝,盘郁玲珑互纠结。其一下趋欻上拟,亦分两株逞恢诡。斗屈右臂如弯弓,如柳三眠更三起。又如常山之蛇击其中,首尾回环相角犄。一松幻就百龙身,游戏神通乃至此。吁嗟乎,此松之奇天下无。大如山河分两戒,细者须鬣璎珞珠。蜿蜒诘曲无相不具足,怖伏鲸犼奔天吴。赠之蟠龙名,奉以丈人号,风过掀髯应一笑。借问丈人年,依稀记在商周前。应是当年大禹治水驱龙走,一龙偃蹇不肯受。作使风雨直到海东头,蜕形化作支离叟。宇内艳说黄山松,最奇一株称卧龙。田盘山中多偃盖,每邀龙辇夸遭逢。此皆苍古世无比,莫与丈人论甲子。洞庭龙威尚恐肩随,穆隥秦封云礽耳。噫吁嘻,古称寿考多不材,似尔变化何雄哉。苍生霖雨有人在,偶贪高卧非衰隤。君不见海滨昨夜风雷厉,丈人又作拿云势。
采莲歌 其一。明代。刘基。十三女儿白似脂,向人学得做娇痴。折得白莲头上插,苧罗山下赛西施。
茂林居士忆琴百二绝句 其六十一。近现代。吴玉如。细根嫩叶手亲裁,日日摩挲扫碧苔。花木有心应有泪,玉郎忍复见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