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矗丛祠隐隐碑,荒陵何处到今疑。伤心岭海浮征舸,回首陈桥捲战旗。
一木可能支大厦,千金无计赎孤儿。翠华黄屋空尘迹,绿水青山似旧时。
厓山吊古。明代。李秉同。矗矗丛祠隐隐碑,荒陵何处到今疑。伤心岭海浮征舸,回首陈桥捲战旗。一木可能支大厦,千金无计赎孤儿。翠华黄屋空尘迹,绿水青山似旧时。
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李秉同。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
百丈山六咏 其一 石磴。宋代。朱熹。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
浪淘沙 山居十首 其一。明代。高濂。门外柳条黄。细草生香。落梅风里雪飞扬。春暧冰消溪上水,陇麦初长。山色澹斜阳。暮霭苍苍。树头新月露微茫。人醉草堂呼不起,梦熟羲皇。
桃源忆故人。宋代。何澹。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翦朝露成树。争晚渔翁住。今人忍听秦人语。只有花无今古。欲饮仙家寿醑。记取桥边路。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三。南北朝。庾信。匡赞之士或从渔钓,云雨之才乍叹幽谷。寻芳者追深径之兰,识韵者探穷山之竹。克明其德贡以三事,树之风声言于九牧。协用五纪风若从事,农用八政甘作其谷。殊风共轨见之周南,异亩同颖闻之康叔。祁寒暑雨是无胥怨,天覆云油滋焉渗漉。幸无谢上古之淳人,庶可以封之于比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