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琅琊贤,我独未曾说。长揖交戟中,左右惊吐舌。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人言琅琊贤,我独未曾说。长揖交戟中,左右惊吐舌。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宋代。王安石。十年怊怅蹑山阡,终欲持杯滴到泉。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遗墨每看疑邂逅,复随人事散如烟。
江岸秋思。唐代。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宋代。强至。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即日金銮开步武,往时驷马减风流。蹉跎旧掾瞻行色,渐老从军祗自羞。
读韦苏州诗呈申之兼示八侄直之。宋代。韩淲。结发游上国,煌煌开吴京。州檄易湖海,所至尘虑婴。焉知二十载,潦倒还重经。亲党劳行役,朋来展交情。登临共翔集,离阔独怔营。暑气晓犹敛,堤水散新萍。得理景无违,安时事逾轻。
红尘著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
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
古有采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于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 其二 采菊。宋代。杨冠卿。红尘著脚双鬓斑,折腰五斗真作难。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东篱悠然见南山,欲辩忘言心自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