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辽东旧,而今各暮途。寒风自萧索,幽草不荒芜。
冰雪春心长,风尘此态无。市中逢皂帽,曾识管宁无。
寄赠戴通乾 其二。清代。李锴。三老辽东旧,而今各暮途。寒风自萧索,幽草不荒芜。冰雪春心长,风尘此态无。市中逢皂帽,曾识管宁无。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李锴。(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 其三。清代。缪彤。茅山称最胜,结屋傍嶙峋。白鹄常为伴,黄精得养神。松云凉梦寐,僮仆使麚麇。曾读《宋清传》,犹嫌未绝尘。
别桂林诸山。近现代。冯振。平生不怕相思苦,溺爱名山当美女。一朝离别不胜情,名山与我皆无语。正如我在鸳江浦,美人别我泪如雨。顾影低徊几断肠,裁诗自写愁心绪。人生天地真逆旅,走遍天涯为谁苦。何时更与美人来,坐对名山共相处。
浣溪沙 谢家桥小泊待潮。清代。翁同和。错认秦淮夜顶潮,牵船辛苦且停桡,水花风柳谢家桥。病骨不禁春后冷,愁怀难向酒杯消,却怜燕子未归巢。
暮春同友人观江涨。元代。邓雅。江树雨潇潇,江波断板桥。望洋心若失,泛艇兴偏饶。且共渔竿乐,须逃府檄招。白鸥知客意,并戏亦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