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萦归思,孤帆绕岸回。村虚木未脱,秋迥雁将来。
客梦几时罢,江花昨夜开。匡山如习隐,先筑读书台。
归棹。清代。李锴。烟水萦归思,孤帆绕岸回。村虚木未脱,秋迥雁将来。客梦几时罢,江花昨夜开。匡山如习隐,先筑读书台。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李锴。(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送王永叔入都四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大旆翩翩越水滨,朝天白马向枫宸。飞扬跋扈千秋思,磊砢峥嵘八尺身。兴里平原宁计日,欢来河朔动经旬。谁言綵笔偏词赋,已卜螭头气象新。
和赵知府延绿韵。宋代。何澹。柴门三月麦秋寒,日与渔樵自往还。千骑肯来延绿阁,一杯相属对青山。句工烟雨空濛际,笔妙龙蛇夭矫门。从此小园增倍价,不妨长作老农闲。
送李使君贬连州。唐代。刘长卿。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予元祐六年六月罢著作佐郎除秘书丞是岁仲冬复除著作郎兼史院检讨复至旧局题屏。宋代。张耒。庭树应如我,相逢益老苍。别来秋苦雨,但觉瓦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