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宋代。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这首词讲了一个类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虽为悼亡词,但含蓄不露,不加点破,更见风致。
词的上片写去年此时,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开,姿影绰约。那位女子花下,浅吟低唱,其风韵体态,与海棠花融为一体,艳丽非凡。《金缕衣》,当时流行的一支曲子。
上片意境静中见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
下片写此日此时重寻去年踪迹,同是那庭院深处,海棠花下,飞花片片,然而那位脉脉含情,风姿飘逸的佳人却已“人面不知何处去”了。“携手处”即是去年相会的地方,而此时物是人非,美妙的春光只能使词人感到无限怅惘。
接下来,词人将笔轻轻宕开,去写眼前景物。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象是要追逐着骀荡的东风远去。这些景物,都大可寻味。落红之飘零,杨花之飞舞,历来都是诗人歌咏的对象。而且,那“乱红飞絮”,也令人联想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连同那梦一般温馨的回忆,都随着春光远去了。
这里词人以写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词意含蓄深蕴耐人深味。关于这首词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冷斋夜话》说:李元膺丧妻,作《茶瓶儿》词,寻亦卒。盖谓词人虚构了一个传奇般的“人面桃花”式的故事,寄寓了对亡妻的悼念与人去楼空的哀怨。这类传奇虽未必确有其事,但词人真挚深婉之情却是词中真味。
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乐府雅词》有李元膺词八首。...
李元膺。东平(今属山东)人,南京教官。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乐府雅词》有李元膺词八首。
一落尘寰。行年八十,既寿而闲。昔为名利役,未识地天宽。
如今老向万人海,尚许吾蛩处其间。赢得行歌燕市,看弈长安。
八节长欢 其二 鹣庵叠前韵见和,并为贱辰预祝,季迟亦叠韵见投,率和报谢二公。。近现代。许宝蘅。一落尘寰。行年八十,既寿而闲。昔为名利役,未识地天宽。如今老向万人海,尚许吾蛩处其间。赢得行歌燕市,看弈长安。繁华旧梦难圆。曾月夕花朝,骑并车连。醉觅酒家眠。容一一追寻,自有余欢。承良友,为颂祷惠损词笺。升平世,媻婆扶杖,相期共乐余年。
百字令 红蓼。近现代。邓潜。燕支滴碎。甚西风巧画,横塘秋色。密密疏疏红穗穗,立上蜻蜓无迹。夕照留痕,凉波倒影,误引桃源客。一枝蟹抱,老渔丛畔吹笛。半世犹客花潭。并无花看,一片萧萧荻。小卷鸳鸯猩色笔。梦想江南江北。浪迹流萍,生涯集蓼,无计还乡国。水荭相对,鹭鸶同样头白。
停委。清代。牛焘。百年身世半蹉跎,万事无心逐逝波。壮不如人今老矣,天之生我谓辰何。监州有蟹成虚愿,弹铗无鱼且漫歌。只自商量归去好,一番春梦笑东坡。
归故园作。明代。王廷陈。浮辙厌羁羽,归骖谢飘蓬。桑梓无改植,阡术有遗踪。敝构仗先宇,馀筑存故墉。岫松增稚株,林篁茂子丛。霏霏薜荔雨,摇摇菡萏风。招要山中人,追寻河上公。登挹九疑岚,卧聆七泽淙。往历勿重陈,偃蹇敦所崇。
寄城南诸友。明代。谢铎。十年回首论交地,万地閒情入望初。阙下每闻乡国事,灯前重简故人书。红尘满路看羸马,芳草经春想旧庐。出处祗今何处是,欲从南谷问华胥。
送嗣定西侯蒋公骥使襄府。明代。程敏政。使节新持第一番,金貂光彩动襄樊。名传夙将家声远,恩重亲王礼意繁。驿路晓星瞻北斗,江城秋色绕南辕。昔年羊杜风流在,约取归来得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