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曾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宋代。辛弃疾。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柱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曾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如梦令。清代。姚若蘅。一夜小庭疏雨。添得绿苔如许。晓起自凭栏,几簇玉簪才吐。无语。无语。闲看虫丝一缕。
村居谩赋。宋代。张掞。抱病余三月,居贫寄一村。目昏难细字,耳背喜高言。飘泊荒儿学,羁栖对仆樽。城西空故宅,自为厌烦喧。
新晴。近现代。何准道。几树鸠呼妇,支筇试一行。远山青不尽,芳草绿初平。乱云归别浦,野日照孤城。心折前宵雨,芭蕉枕上声。
哭友人任向。宋代。张方平。暮哭寝门外,南望愁云昏。何言英迈气,奄成幽寂魂。寒月长夜台,秋风黄蒿原。十载金石心,凄凉谁与言。
清溪来明府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唐代。杜荀鹤。珠明玉润尽惊人,不称寒门不称贫。若向吾唐作双瑞,便同祥凤与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