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
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宋代。吴潜。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采山钓水美而鲜。饮中仙,醉中禅。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屋子旁边有田园十亩,春光正好,百花都酝酿竞放娇颜。多情的杨柳,随风披拂摇摆,笼着淡淡轻烟。幽馆闲亭随处可见,我时时拄着手杖,稍作流连。
采山货,钓河鱼,味道既鲜而美,我是那酣饮中的酒仙,醉倒后的禅人。在闲居的日子里,日上三竿我还酣睡不起。人们都说做一品高官好,但有多少事,聒碎心田。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体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
刘国华:作者表侄,生平未详。
别馆:别墅。
策杖:拄着手杖。
醉中禅:醉倒后的禅人。禅,这里指醉心禅法者。
参考资料:
1、孙洙 等.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523
2、芳园.宋词三百首精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393
吴潜为南宋名臣,但在朝廷任职时颇受以贾似道为首的权臣排挤。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此篇即是他在循州闲居时赠表侄刘国华的作品。
参考资料:
1、思履.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393
这是一首述志言怀的词。词人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表明了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及淡然闲静的心境。悠游林下的闲适和禅宗的空灵境界,在作者看来,可以达到融通:经过内“碎心田”而外“一品高官”的红尘修炼,“仙”“禅”的况味一起随着乡村伴日高眠、把酒垂钓的生活油然而生,集中体现在了这首词中。
上阕描写词人的居处。词人所居之处如同世外桃源,田园十亩,百花竞放,柳条依依。于这景物中,词人的心境表露无遗,他不苟于俗,过着恬然自得的生活。下阕述写词人的日常生活。他生活是悠闲随性的:采山货,钓河鱼,畅饮美酒,睡觉睡到日上三竿。“一品高官”以下三句,词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安贫乐道,不愿过那钩心斗角的官场生活。
这首词写得平白易懂,不事雕琢。全篇信手拈来,准确妥帖地将词人自己的心境传达出来。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再和陈提举喜雨。宋代。阳枋。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又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坐使里闾消欢息,幻成境界得清凉。欲知千里人情共,盈袖新诗已可装。
劝农。明代。刘答海。丈夫气轩昂,年少傲才雄。学书兼学剑,事异而志同。我本系汉胄,诗书素所攻。上马杖尺箠,为国击羌戎。
西园雅集作 其二。清代。丘逢甲。平地楼台气更奇,半閒遗址草迷离。待将银汉金茎笔,重赋升庵八咏诗。
送胡思岩二首 其二。明代。翁万达。颜姿尔自烟霞色,肝鬲予怀金石交。时下正联天北雁,话馀犹梦海东潮。桑乾一去悲浮梗,恒岳几回明绛霄。署阁空悬孺子榻,塞乡何以慰萧条。
苦雨二首 其一。明代。陶安。皇天日日雨,何不悯吾农。冷逼青秧瘦,阴添绿树浓。晚来鸣两鹱,谁与遣顽龙。断送残春去,无心在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