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
阶前枣树应摇落,此夜清光得几多。
试院中。宋代。王安石。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阶前枣树应摇落,此夜清光得几多。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斋中读书 其七。清代。朱彝尊。《诗》亡王迹熄,百国有《春秋》。鲁叟乃笔削,宝书肆旁搜。晋《乘》楚《梼杌》,郑志亦见收。斯为天子事,邦国合九州。大书王正月,恐疑于孟陬。胡氏逞私智,谓以夏冠周。岂其一布衣,斧钺威诸侯。美恶同其辞,此言尤谬悠。当其在讲幄,君臣意绸缪。经义月经进,讽谏同转辀。是时十将存,可复二帝仇。奈何戒黩武,惟知安是偷。得毋桧所荐,知己士当酬。流传误后学,乖舛难悉纠。曷不废其书,述事准左丘。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唐代。韦应物。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重阳甫近菊殊未花而木犀再开遂成一绝。宋代。赵蕃。今年为况添萧瑟,无菊能酬九日杯。天意似怜愁欲绝,故令岩桂为重开。
赐游西苑同诸学士作 其三。明代。杨士奇。日照千门万户开,参差楼观出飞台。地灵长看红云绕,天近时迎翠辇来。绝好西山如华岳,何须东海觅蓬莱。微臣几度陪游豫,欲继卷阿愧乏才。
云庄遣兴自和二首 其二。元代。张养浩。人云五十未宜閒,我道彭篯亦梦间。五斗折腰惭作县,一生开口爱谈山。荒村未暮门先掩,老树才秋叶已斑。只恐溪翁厌喧聒,隔林遥唤野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