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
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人定。唐代。白居易。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还王天倪诗卷。宋代。李复。素尚跻遐旷,平生厌浅浮。锦囊刀尺古,江渚蕙荃幽。翘首孤云远,疏林暮叶秋。十年人不问,寂默老荒丘。
上雪山。清代。史善长。轮台束装日,先愁上雪山。闻山积冰雪,上比登天难。但意到日已春尽,未必冰雪不消残。人言或太过,山灵岂终顽。今来一千六百里,崎岖先入松门关。是日微霰天昼晦,尖风刺面痛若刓。关弁劝速行,迟恐雪封山。前进后却皆迷漫,行李车薄笨,我车轻且坚。辕驹既壮健,骖服亦调娴。仆夫贾勇遂施鞭,二台山店饼熟茶已煎,少息养令筋力完。从此上绝壁,仰面气生孱。不复有径路,唯见巑岏高下坚冰相结连。厚不知几丈尺,积不知几岁年。左顾崖深黑无底,右盼雪拥白浮天。中间冰滑不容趾,进寸退尺如牵逆水船。赖有松栏曲折傍崖护,不然跌死从马日百千。到此性命拼弃捐,啸侪呼侣众力攒。巨鞭鞭马马人立,鲜血一道成朱殷。马籍人力脊破蹄穿不暇顾,人助马力腰弯背屈不敢不息肩。争鼓喉咙齐喝号,人足马足相盘旋。更愁来车当顶压,串铃摇荡先令宽处避侧边。一盘复一盘,盘盘上云端。红墙一角望见喜生颜。譬若禹门到顶差一跃,跃上悠然入巨川。又若两阵相持生死决,出死入生高唱凯歌还。惊喜翻垂泪,坚忍尚握拳。不是亲历那知难若此,却笑孙绰天台空赋未必全。
熙春台 其二。宋代。李详。帘珠虚明十二栏,翛然身世尚人间。怪来拾得无尘句,放出云屏几叠山。
题黄子中南陂集。宋代。刘天麟。自叹苦吟诗不老,羡君词气凛横秋。争如兀坐茅檐下,得见凌云五凤楼。
九悯九首 其六。明代。祝允明。有田莫买只卖屋。况有筐箱与巾服。妻乎子乎牵出鬻。牵出鬻,汝不肯。推沟渎,竟死等。
回渡富良江二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富良江头风日晴,王子乘春送客行。一棹中流歌未毕,隔江花柳已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