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
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
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杜鸿渐镇蜀,辟杨炎为判官)。唐代。杜甫。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游君山。明代。薛纲。湖上看山认未真,登山方见翠嶙峋。对城相去无多路,破浪能来有几人。镜里楼台千古寺,鸥边花木四时春。兴阑又复登舟去,回首烟螺隔世尘。
磨剑。清代。戴亨。宝剑谁能识,霜锋汨没中。雌雄凭论断,利钝在磨砻。流水鸣秋涧,寒窗走夜虹。防身兼许国,何处有丰功。
山鹧鸪 其四。明代。刘基。黄茅垄上雨和泥,苦竹冈头日色低。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题马远虚亭渔篴图。元代。柯九思。五月江南雨乍晴,看山如在画中行。隔溪帘幕初飞燕,灌木池塘独听莺。暑向昨宵风雨尽,诗从今日簟纹成。昼长睡起无何事,蓦送沧浪渔笛声。
安溪。宋代。李新。岸草绵绵一叶舟,野烟开尽水光浮。寺连野竹微茫见,溪出寒山自在流。愁里诗情随浩渺,鸟边春梦入钩辀。泉嘶石鼎新茶熟,且为山僧更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