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烛暗有时冲石柱,
雪深无处认沙堤。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唐代。张籍。鼓声初动未闻鸡,羸马街中踏冻泥。烛暗有时冲石柱,雪深无处认沙堤。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凤阙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秋风。宋代。李若水。疏风舞天际,坐觉秋容开。新凉万金直,竟从何许来。修梧脱老叶,槭槭投空阶。故人渺云水,音徽谅难谐。政恐岁华晚,便与人意乖。脱巾漉初熟,聊以洗此怀。
月渚。宋代。释居简。秀色老千岩,窗虚小郁蓝。水明收晚照,沙暝展晴岚。野饷隐沦共,清游名胜谈。中秋无好友,举酒便成三。
鸿来燕去各从容,白帝将归驾白龙。且让羲和旋北陆,尚馀朝爽在西峰。
千卮醳醳忘忧酒,百尺青青偃盖松。暮别山门尚回首,数声犹是此秋钟。
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鸿来燕去各从容,白帝将归驾白龙。且让羲和旋北陆,尚馀朝爽在西峰。千卮醳醳忘忧酒,百尺青青偃盖松。暮别山门尚回首,数声犹是此秋钟。
赠熊南沙郡倅入贺万寿节三首 其三。明代。唐顺之。一朝辞宠辱,终岁事沉冥。只可群麋鹿,那能出户庭。北胡频候月,南纪正占星。长策须君辈,将何献帝庭。
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宋代。魏了翁。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