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
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
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息夫人庙。唐代。罗隐。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归田诗。南北朝。庾信。务农勤九榖。归来嘉一廛。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树阴逢歇马。鱼潭见酒船。苦李无人摘。秋瓜不直钱。社鸡新欲伏。原蚕始更眠。今日张平子。飜为人所怜。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金朝。元好问。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竟陆沈。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著青城阅古今。
贺新凉 1935年夏,客德国亚兴,答石声汉寄词。宋代。李祁。忆京华清绝。尽年年、看尽花时,红酣碧洁。看到马樱无限好,十里长街开彻。便归去、幽情自别。绿叠重门帘影暗,更廊长院静灯如月。簪鬓底,有香雪。而今倦向天涯说。对人家、河山美满,阵容胜铁。待展翻江腾海手,万木噤声候发。但听得、莱茵呜咽。极目神州天渺渺,望云霄有泪空抛泻。何以处,丹心烈。
送李起居赴池州。唐代。姚合。天子念疲民,分忧辍侍臣。红旗高起焰,绿野静无尘。阙下亲知别,江南惠化新。朝昏即千里,且愿话逡巡。
舟中与陈敬初联句。元代。顾瑛。行春桥下看山回,翠幕红帘面面开。一夜水风吹不断,蜻蜓飞入画船来。
赴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唐代。刘长卿。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