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楼春正归,入苑弄芳菲。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
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唐代。李峤。园楼春正归,入苑弄芳菲。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
李峤。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题睢履道红碧桃花赠李经历 其二。明代。郑真。天涯一片武陵霞,满眼春光处处花。莫道繁华浑似梦,周南正好咏宜家。
送卢侯见之任清江便道还里。明代。李孙宸。騑騑四牡滞长安,又送双凫振羽翰。久客逢秋怜去住,故园何日共盘桓。青春作宰神仙事,绿绮鸣琴山水寒。应笑子云空寂寞,曾无玄草授君看。
和许守游春。宋代。吴芾。结客行行入翠微,桃源深处醉芳菲。狂歌不减刘公干,尽日花间坐不归。
次韵陈大监赴天申节宴。宋代。王十朋。圣主仁心等南北,燧息边庭兵不宿。两阶干羽来远人,大度端能包濮祝。万岁三呼诞弥月,四海千秋太平曲。宴开文德赐群臣,喜溢天颜明四目。向来献寿人谁在,元凯重登共鲧逐。武夷戎监老风骚,去国十年官始复。捧觞首赋天保章,遥指南山祝君福。更献曲江金鉴录,不但能歌连理木。贱臣逢时最侥倖,归美宁辞管城秃。愿同韩愈颂元和,兼美武公歌绿竹。
高阳台 雨香弟七十寿。近现代。许宝蘅。荷院风回,柳堤波暖,今朝何处行觞。华发苍颜,倦游好是还乡。回首多少风尘事,共麻姑阅尽沧桑。最难忘,太液池边,一舸招凉。吾家艺事凭谁继,纵香沉梦杳,旧谱难详。比竹调丝,于今独擅词场。阶前兰玉森森立,博欢颜踏舞成行。惜年光。笑指西湖,头白鸳鸯。
访倪道士不遇因寄以诗。唐代。龚诩。芒鞋竹杖皂纶巾,来觅烟霞洞里人。何处去寻骑鹤侣,山阴负此好鹅宾。风飘桂子香逾远,雨洗苔花色转新。为寄短歌申后约,不妨多酿瓮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