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栽莲。唐代。白居易。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这首诗是白居易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诗人在府门前看到一节莲花,莲花花枝惨败,前八句景物描写,描写了莲花的惨白景象,第九句和第十句,引出议论和感叹,同时也起到转折的作用——“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第十一句和十二局借物抒情,生存的地点不是好地方,表达白居易对现状和当下环境的不满。
第十三句和十四句则其到衬托的作用,也是借物抒情的笔法,用莲花曾经在溪中的美好时光表达自己对过去生活的缅怀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感觉自己与莲花命运相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罗邦怀大守出卫山书箑索题。明代。罗洪先。寒枝敛真色,嘉蕊竞芳丛。谁章兹物美,置君怀袖中。掇英动远涉,饮馥得承风。慎勿轻捐弃,幽情吾所同。
送彭元忠县丞北归。宋代。杨万里。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学诗初学陈後山,霜皮脱尽山骨寒。近来别具一双明,要蹈唐人最上关。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捻尽未偿他。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宋代。王灼。主领风光春复秋,西山蜡屐北池舟。羲皇以上同真乐,俯仰之间忆旧游。
半弓方罫,叹闭门种菜,东湖栖泊。锦水花潭家万里,心事汉阴聊托。
孺子亭南,澹台墓北,暂寄田居乐。碧鲜朱槿,望秋先补篱落。
念奴娇 乙丑归自庐陵,僦屋东湖,未果,经苏圃有怀云卿,用竹垞韵。近现代。周岸登。半弓方罫,叹闭门种菜,东湖栖泊。锦水花潭家万里,心事汉阴聊托。孺子亭南,澹台墓北,暂寄田居乐。碧鲜朱槿,望秋先补篱落。休说识字耕夫,南山种豆,歌罢还孤酌。束帛千旌愁搅睡,蛮语懒参戎幕。一语知几,故人多谢阖户舟藏壑。汉书留案,去时忘挂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