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地才略本纵横,翻向文章振大名。
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
高高节行将谁比。的的襟怀向我倾。
吟得新诗只相寄,心看轩冕一铢轻。
辄歌盛美献秘阁侍郎。唐代。李昉。济地才略本纵横,翻向文章振大名。政事堂中辞重位,图书阁下养闲情。高高节行将谁比。的的襟怀向我倾。吟得新诗只相寄,心看轩冕一铢轻。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李昉。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又题琳师房刘行简给事墨竹。宋代。王洋。黄门给事二千粟,日割三牲亦应足。刘翁食俎厌膻腥,千亩渭川期满腹。顺人束简如束刍,百钱可了三日厨。刘翁平生几两屐,可能千亩无赢馀。独嫌纳腹未可尽,更为挥毫写清峻。庭空月落千丈长,老柏乔松未高劲。锦绷稚子置腹中,铁面老人凌远风。此君族类俱得所,多事索此霜髯翁。腹饥眼饱徒倥偬,只说饕馋疑作俑。何以先生日照盘,更看婵娟势飞动。末师从此唯善看,时时更为通平安。
四月二十三日作。宋代。陆游。颭颭荷离水,翩翩燕出巢。苔添雨後晕,笋放露中梢。世路千重浪,生涯一把茅。款门僧亦绝,无句链推敲。
以山药茶送沈宜之兄。宋代。赵蕃。山药本为林下享,筠篮那得致兵厨。传担云月并持与,长夜读书应所须。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二。明代。卢龙云。小斋如舫托深居,东壁文光逗绮疏。半点红尘飞不入,散衙堪自对清虚。
迨作淮口遇见诗戏用其韵。宋代。苏轼。我诗如病骥,悲鸣向衰草。有儿真骥子,一喷群马倒。养气勿吟哦,声名忌太早。风涛借笔力,势逐孤云扫。何如陶家儿,绕舍觅梨枣。君看押强韵,已胜郊与岛。
题龙山李氏行乐图。明代。解缙。金陵客舍惊秋早,故旧相逢即倾倒。未询市上新富儿,且访山中旧遗老。李君自昔称文儒,双瞳炯炯长髭须。石田茆屋堪为记,流水飞云山自娱。闲来乘兴无远迩,竹杖芒鞋随去止。世人笑咤任纷纷,荣辱升沉同逝水。别来五载未承颜,几回清梦到柴关。借问君今年几十,庞眉鹤发颜如丹。有时高斋成独坐,心事悠悠忘物我。秋风吹老涧边薇,寒禽嗙熟庭前果。开壶与客更忘怀,天然之乐谁相猜。杯中绿酒经年熟,几上朱弦旧日谐。豪歌大醉便起舞,华月窗前夜当午。大儿三十喜延贤,小孙七岁能猎古。知尔幽居乐更多,渭川盘谷岂能过。或从仙洞骑黄鹤,每倚池亭看白鹅。嗟予少小慕芳躅,亦欲相从结茅屋。禁林空忝受君恩,为赋新诗在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