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应同白少传,时复枕书眠。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唐代。李昉。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应同白少传,时复枕书眠。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李昉。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七月十五月食不见追往有叹。明代。李梦阳。月食今年再,中元与上元。春晴灯火乱,秋瞑雨云繁。汉将高城垒,胡尘满塞垣。孤臣万古泪,偏洒泰陵园。
步虚词五首 其四。唐代。徐铉。何处求玄解,人间有洞天。勤行皆是道,谪下尚为仙。蔽景乘朱凤,排虚驾紫烟。不嫌园吏傲,愿在玉宸前。
次韵宇文使君山行。宋代。陆游。城中望西山,爽气固可致。不如山中行,衣屦染浓翠。使君资格逸,铁马奏横吹。平郊何旷荡,修竹亦清閟。既闻苏门啸,遂挹浮丘袂。似嫌太清绝,开宴尽主意。戏留楚台云,宝靥斗姿媚。珠贯按歌声,泉涌发诗思。归来殊不倦,吏牍阅千纸。却笑江左人,把酒辄遗事。下客亦未衰,尚可提万骑。安能学胡公,危苦寄鹤翅。
客窗晓坐兼怀包横山。清代。曹复。晓窗愁独坐,寒气逼轻衫。人静花初落,烟深竹半芟。乡心云外鸟,客梦雨中帆。知己东山卧,凭谁寄一函。
赠崔少微。宋代。林逋。贤才负圣朝,终日掩衡茅。尚静师高道,甘贫绝俗交。晒碑看壁蠹,蒸术拾邻梢。却忆杨夫子,劳劳事解嘲。
满庭芳 八月十七夜月。近现代。邓潜。绫饼香过,樨屏露冷,今宵彩绚鱼天。问谁开镜,光照锦城寒。为底中秋败兴,帘衣隔、躲向云端。姮娥笑、新妆似旧,微减一分圆。当年。天上曲,霓裳梦醒,不是开元。剩冰蜍清泪,空洒银盘。一样干戈满地,惊乌鹊,词谱虞山。山河影,棋枰战苦,愁照血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