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乱后返里。唐代。李皋。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李皋(733年-792年),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曹王爵位。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贞元八年(792年),李皋猝逝,年六十。追赠右仆射,谥号“成”。后加赠太子太师。李皋曾平淮宁叛藩李希烈之乱,练兵积粮,使淮西吴少诚畏服。性勤俭,能知人疾苦。为人多智数,常运心巧思,制造改进车船、欹器等。《舆地纪胜》等录有其诗。...
李皋。李皋(733年-792年),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名臣,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曹王爵位。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贞元八年(792年),李皋猝逝,年六十。追赠右仆射,谥号“成”。后加赠太子太师。李皋曾平淮宁叛藩李希烈之乱,练兵积粮,使淮西吴少诚畏服。性勤俭,能知人疾苦。为人多智数,常运心巧思,制造改进车船、欹器等。《舆地纪胜》等录有其诗。
寄仙巢先生钟尚书。宋代。乐雷发。吹香亭上送飞鸿,且把行藏寄蜀桐。老境只须寻远志,世途还要避沙虫。公于天地初何憾,道在丘园固未穷。曾是辕门投卷客,应怜听雪卧蕯藭。
寄太素高士。元代。王冕。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此时相见不作难,握手笑上松花坛。坛下十万青琅轩,空阴漠漠常风寒。我对青山论今古,青山茫茫无一语。知其与我忘尔汝,石瓢酌我云根乳。冷然使我肝胆清,飘裾欲度浮云轻。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洞庭湖上听夜雨,仲宣楼头望明月。茕茕对景伤古情,寸心欲吐书难凭。何当相晤一抵掌?与君细看真兰亭。
感春四首 其一。清代。陈宝琛。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幡迟。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拟作消寒会不果 其二。清代。张振夔。嘉门两载度春明,寂历深知冷暖情。豪士难为乡里善,仙才合向禁坡行。词章少日秦淮海,独步今时薛道衡。纵欲消寒谁入会,拥裘兀坐听潮声。
与马习仲话有赠。清代。梁以樟。灭烛扪心语,风吹古大河。壮游薪胆尽,兵法鬓毛皤。匹蹇冲春雪,危楼坐绿萝。同裳人几在,愁听渐离歌。
大风过采石泊舟时自慰。明代。卢龙云。放舶春流驶,烟波却自愁。半帆过采石,孤屿望仙楼。水阔鱼龙宅,天空雁鹜洲。长风吹不尽,薄暮喜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