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宋代。唐玨。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白莲的纯洁,如同美人在夜晚梳妆去粉一样美丽。白莲挺立在清凉的月光下,萧萧的风声里,娇红都顾忌退避无踪的环境中。过去宫中美丽的太液池空了,动人的霓裳羽衣舞没有了,一切都不堪回首。虽然白莲高清的精魂尚在,但翠绿的荷叶已经残败,白莲花蕊也已坠落,水中一片凄凉萧瑟。
白莲凋谢后,尚有荷叶在清凉寒冷的夜里,遥远地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水中。莲蓬萎落,采莲少女恨亦远,昔日的良辰美景都永远逝去了,现在只能在梦中重温。虽然盛时已经过去,秋日也已来临,但琼楼依旧不夜,广寒泛夜仙意尚留。莲花凋谢了,莲香散失了,秋深露凉,寒气逼人。
水龙吟:词牌名,因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句,故名。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皆仄韵。
婵娟:美好的样子。
奁(lián):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铅华: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泠(líng)泠:清凉的样子。
萧萧:风声。
娇红敛避:红花失色之意。
太液池:指唐代大明宫内的太液池,曾内植白莲。
霓(ní)裳: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
舆(yú):本谓车厢,后代指车。
玉簪(zān):花名。开花约与白莲同时,花大如拳,色洁白如玉,蕊长似玉簪,故名。
凌空一叶:指荷叶摇荡空中。
珰(dāng):古代女子的耳饰。
琼(qióng)楼:美玉砌成的高楼。
绡(xiāo):薄纱。
参考资料:
1、周笃文选注.宋百家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09月第1版:第310页
2、李志宏编著.历代咏荷诗词选评: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11:第330页
3、孙映达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874-876页
南宋亡以后,西湖吟社在绍兴有过五次吟咏活动,浮翠山房便是吟咏活动其中一处地点。词人参加了此次吟咏活动,作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孙映达主编.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874-876页
《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全篇围绕“白莲”。词人用笔把白莲作为一个淡妆少女描绘,是咏莲词中的一篇佳作。
上片“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赋”,从外部形象上写白莲本色。紧扣“白”字,花中有人,风姿绰约。“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词人对首二句的描绘而进一步加以渲染、烘托。“泠泠”“萧萧”描绘了白莲的“淡妆”的同时也写出白莲的精神状态。向以红色娇媚与洗净铅华腻粉的白莲相比,却要“敛避”,以此说白莲之美,则不言而喻。至此为白莲所绘之彩之形,已形神俱得。“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借典故来追述白莲受宠的史迹。《天宝遗事》载,唐明皇与杨贵妃共赏太液池中白莲,白居易《长恨歌》也有“太液芙蓉未央柳”的诗句。这些可惜已成历史陈迹,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唐玄宗龙颜大悦。曾经的华美盛景,如今却一转为“空”“倦”。以“不堪重记”收束繁华往昔,点明白莲已凋、盛时已往的今朝。“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反承“不堪”句意而来,又开一个层次转写眼前白莲的遭遇。“翠舆难驻”“玉簪轻坠”是指时序更换,指白莲凋零,狼藉池塘,众芳芜秽。
下片“别有凌空一叶,泣清寒、素波千里”以萧索景象为背景,写白莲凋落之后的景况。首先写“凌空一叶”立于千里清寒素波之上,笔意较为奇特。写莲房垂露,在梦里怀恋着它那过去的纷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凌空一叶”“素波”让读者不禁想起当时漂泊海上的南宋流亡政权。“泪湿”“恨远”形容白莲的凄苦,同时也可看作是暗指南宋彻底灭亡一事。“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转写秋天月夜之下,残荷虽残,而“仙意”尚留。以“羽扇”句写秋,以“琼楼”句写月。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总括白莲凋残,虽然冰魂犹在,无奈香消衣脱,冷露凌逼,语调悲凉至极。
这是一首“长调词”,但构局开合多变,擒纵自如。起笔至“娇红敛避”,词人以散骈结合的笔法,描绘白莲形象;随之三句忽然另辟天地。“冰魂”三句,转笔收揽,而于下片换头再次转笔,作进一步推阐。用笔,曲折往复,卷舒之间,一无沾滞,显示了长调“构局贵变”的特点。从咏物的角度看,词人把“白莲”写得形神俱备,写白莲却无二字,寄慨亡国,却也幽极静极,这是一首意境深远的咏白莲词。
(1247—?)名或作钰。宋会稽山阴人,字玉潜,号菊山。家贫力学,以授徒奉母。宋亡,元江南浮屠总摄杨琏真伽假朝命发赵宋诸陵,珏与林景熙等人潜拾遗骸,置所造石函中,葬于兰亭山。邑人袁俊斋高其节,延至宾馆,且为其聘室置田。...
唐玨。(1247—?)名或作钰。宋会稽山阴人,字玉潜,号菊山。家贫力学,以授徒奉母。宋亡,元江南浮屠总摄杨琏真伽假朝命发赵宋诸陵,珏与林景熙等人潜拾遗骸,置所造石函中,葬于兰亭山。邑人袁俊斋高其节,延至宾馆,且为其聘室置田。
明妃二首 其一。宋代。耶律铸。汉使却回凭寄语,汉家三十六将军。劝君莫话封侯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山居杂兴。宋代。张次贤。深林树色翠重重,一枕蘧蘧蝶翅浓。好鸟乍啼惊梦觉,可人山色人帘栊。
衡岳东走千万峰,南支五岭为其宗。龙川浈水在左右,中有都会为番禺。
海天清迥见万里,旷望可以开心胸。重九已过秋爽至,大夫车骑来雍容。
甲子重阳后四日蒋莘田大参招同潘亚目屈翁山登城北诸峰望全粤形胜还饮酒粤王台上时有建复镇海楼之议即事赋呈。清代。陈恭尹。衡岳东走千万峰,南支五岭为其宗。龙川浈水在左右,中有都会为番禺。海天清迥见万里,旷望可以开心胸。重九已过秋爽至,大夫车骑来雍容。高峰表里临城北,下视朝台犹咫尺。霸业升沉已几回,文风极盛馀三百。将军犹纪廖与朱,当日何公献版图。楼名镇海故有以,五层特立当城隅。自从楼废烽烟逼,人事萧条多瓦砾。整顿欣逢子大夫,九衢三陌生颜色。即今海宇无纤埃,乾坤元气须人培。杖藜父老各翘首,何时重见高崔嵬。且当酾酒临高台,松风谡谡帟幕开,甘棠勿剪桃李栽。先公作宰趋庭地,白首乘骢使节来。人生所贵有称述,羊公岘首今蒿莱。令名直与天壤偕,馀子碌碌安在哉。后来不朽应吾侪,为君满引手中杯。
题平翠楼。元代。黄清老。华楼突兀摩苍天,青吟飞上神飘然。虚阑六曲拂云起,莲峰千仞当尊前。晴岚带雾结秋色,修竹过雨鸣寒泉。东风一笑歌石鼓,心期试问金鳌仙。
青溪道士吟留别京邑诸游好。明代。屠隆。青溪道士餐白石,扫地焚香坐空碧。月映蒹葭秋水宽,雪覆栟榈暮云圻。山深路僻无人烟,沙泠天空留虎迹。可惜一朝不自坚,来作清朝兰省客。烈日骑马堀堁中,搔首乾坤嗟迫迮。下笔连蜷雌蜺气,吐口夭矫丹霞色。雄心不除侠骨存,十年学道亦何益。何物美器横相加,籍籍声满长安陌。长安大道连平沙,王侯戚里纷豪华。银台画阁三千尺,绣箔珠楼十万家。省郎卜居穷巷里,车马趋之若流水。争设琼筵借彩毫,朝入西园暮东邸。摛辞尽道李王孙,执辔皆称魏公子。主人轰饮醉向天,淋漓红烛落花前。银汉半斜沉夜柝,繁霜歌罢弹哀弦。有客醒然不御酒,独拥香炉对暝烟。吁嗟乎!美服人所指,器盈神理殃。为欢尚未毕,含沙已在旁。匹夫睚眦修七箸,恶声狺狺安可量。子兰谗屈平,登徒毁宋玉。谓奏相如琴,未灭淳于烛。祢生鼓吏惭未能,幼舆丘壑无不足。青天何高高,白日去莽莽。出门眼看北邙山,令人万事抛漭瀁。玉柙珠襦寒雨中,金罍宝瑟高堂上。不闻黄鹄游洿池,岂有神龙挂鱼网。我欲掩口笑古人,古人英雄亦不达。子房赤松待兴汉,范蠡五湖须霸越。即如蒙庄与灌园,安用云台悬日月。马蹄鸡肋空有无,欲休即休何所图。亦不用百官祖道集征虏,亦不用君王诏书赐鉴湖。一骑萧然下风雪,空壕斜日啼城乌。耻为执虎子,宁待车生耳。懒视张仪舌,不问待诏齿。是非野鹤骞孤霞,恩怨金幹擘海水。脱我今日之红尘,还我旧时之白云。王绩罢官因坐酒,介推身隐讵须文。风雷不能为之驱,阴阳不能为之铸。胡鹰翻然掣金锁,碧落茫茫堕秋雾。铜马当年悔陆沉,自怜黑发早抽簪。当门杨柳黏天碧,绕屋松杉满地阴。故人他日如相访,万树桃花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