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着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小桥的西边。
轻声低语却不小心惊飞了溪鸟,它们啼叫着飞入那乱云的深处。
杖藜:藜杖;拐杖。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柬曾则通借米。清代。沈光文。迩来乞食竟无处,饥即驱我亦不去。甑中生尘兴索然,飧风吸露望青天。穷途依人仍不足,自顾已忘荣与辱。何当稚子困饿啼,绝不欲我作夷齐。勉学鲁公书新帖,呼庚未免为臣妾。嗟,嗟,苦节尤难在后头,一日不死中心忧。
乡进士边君予友屈君之内弟也不得愿而归予重屈及君诗以道意。明代。罗玘。蚕食叶声惯,衣沾柳汁无。久之天自定,过去事皆虚。得路归瀛海,登堂拜大夫。便便尽经笥,好在屋东隅。
诗 其三十。唐代。拾得。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西山谣寄潘延之先生。宋代。郭祥正。男儿无成羁薄禄,日月相推犹转毂。谁向生前悟此生,西山山人挂冠速。买田筑室临西山,时来石上横琴弹。千古万古治乱事,一曲两曲顿挫松风寒。门前禾熟酝美酒,故人车马留盘桓。荣亦不足贵,辱亦不我干。但愿青山绿水两不变,醉醒自得穷观玩。名落人间非所欲,闭门且喜辞忧患。君不见李太白,朝为酒家仙,暮作金銮客。醉里题诗宫妾扶,自谓遇君今古无。一朝谗言入君耳,夜郎远谪吟魂孤。到死空言竟何补,何如道行及妻子。西山人,孰可比。晴空矫矫孤云飞,欲往攀援无路歧。
用方参政文敏述怀韵五首 其四。明代。郑真。禁城秋水映芙蓉,甲第煌煌绮绣重。麟趾已闻歌圣化,虎头还见儗侯封。周南太史怜司马,洛下耆英忆邵雍。尚有前朝勋伐在,云霄不日庆从龙。
闻喜宴李教君瑞不赴小诗赞美。宋代。刘克庄。脍人肝与采山薇,举世营营为饱饥。始信洋洋而逝矣,已烹鶂鶂复哇之。伏雌雉亦防身害,畴昔羊能兆祸基。独有广文君卓识,残杯冷炙也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