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宋代。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今乐清市淡溪镇)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翁卷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了,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翁卷。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临江仙 其二 集曲名。明代。俞彦。卖花声过园林好,唤人沉醉东风。亭前柳映小桃红。称人心意,娇面玉芙蓉。月云高处迎仙客,绮罗香艳重重。小蓬莱下喜相逢。画堂春满,宝鼎瑞云浓。
菜花歌。清代。曹寅。吴中菜花天下无,平畴照耀黄金铺。朝阳夕阳几百里,惟剩白水连青芜。四月吴中春始足,四郊花气穿城渎。平分千巷画船间,农家儿女无拘束。农家儿女饭出游,踏歌不出畦两头。头蚕缫丝二麦穗,油菜结子柔桑抽。劝农使者停征税,厅前画诺花前醉。水曹散吏旧期门,也骑细马傍山村。君不见他乡井径无寻处,春风远拓黄花戍。含哺鼓腹只吴侬,菜花中朝菜花暮。
毛文学招集命幼子庆郎出见座上赋。明代。胡应麟。何处来英物,娟然玉雪同。春山联寸黛,秋水浸双瞳。异日徵飞兔,当年忆梦熊。看君怀橘去,谁不羡黄童。
大山樵者歌赠固始李远。明代。莫止。安阳之山几千仞,势与浮光角雄峻。野人不识呼大山,复岭回崖足难进。青莲居士遗云仍,芒鞋资斧时凭陵。良材异卉俱在眼,用舍一一惟其应。来往穷绝径,烟霏长满衣。白龙池头弄明月,翠萝影里迎凉飔。静欣紫霞赏,远订沧洲期。倚松砉长啸,灭迹稀人知。迩来入三吴,又复事登陟。南山南,北山北,搜奇访古无遗力。呼笔閒施彩绘新,横琴快拂朱丝直。邂逅太湖上,一笑无先容。青春欲暮烟花空,扫花坐石开心胸。高山流水杳无际,无言默送孤飞鸿。
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谕之。崔氏宛无难词,然愁怨之容动人矣。欲行之再夕,不复可见,而张生遂西。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七
一梦行云还暂阻。尽把深诚,缀作新诗句。幸有青鸾堪密付。良宵从此无虚度。
两意相欢朝又暮。争奈郎鞭,暂指长安路。最是动人愁怨处。离情盈抱终无语。
蝶恋花。近现代。赵令。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谕之。崔氏宛无难词,然愁怨之容动人矣。欲行之再夕,不复可见,而张生遂西。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七一梦行云还暂阻。尽把深诚,缀作新诗句。幸有青鸾堪密付。良宵从此无虚度。两意相欢朝又暮。争奈郎鞭,暂指长安路。最是动人愁怨处。离情盈抱终无语。
洵美濒行携歌姬过山中言别阻雨不赴因简以诗。明代。居节。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