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台山杂咏。金朝。元好问。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即事。清代。费辰。晓山烟湿翠冥濛,寂寂春回细雨中。新柳未匀浓淡绿,小桃初绽浅深红。燕归帘幕池塘冷,人静秋千院落空。白袷衣轻寒料峭,今朝花信几番风。
次王敬助见寄韵六首 其四。元代。岑安卿。琴书曾远访,访我海东滨。对酒不成醉,看花惟惜春。青灯书有味,白眼世无人。尽有耕桑趣,翛然一幸民。
冷梅画天宝宫人七夕穿针图。清代。张晋。碧天高云汉,小王阶凉宫。月晓宫中美人夜,无事相约穿针斗。新巧殿阁何崔嵬,仿佛骊山道冷君。画手落笔奇,思将遗事图天宝。黄姑织女遥相望,金盘瓜果陈两厢。团团香露湿香袜,持针不语思君王。三郎却在长生殿,钿合金钗证宿愿。夜阑独凭玉环肩,纵有针神君不见。
九日过滁囧卿洧盘先生招饮阳明先生祠。明代。申佳允。东篱何处酒,此日恰登山。双屐涛烟湿,孤筇柿叶斑。逐臣天地阔,胜会壑云閒。学道他年事,萧骚澹客颜。
闻华容刘东山先生致仕。明代。庄昶。苍生何处共东山,善自为谋去不难。尘外有人瞻紫气,镜中疑我尚朱颜。一官自笑三年往,百岁长非顷刻閒。三十六湾风月好,鱼龙昨夜舞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