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宋代。晁补之。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圣恩顾问,独游月磴阁,直书其事应制。唐代。广宣。禅居河畔无多地,来往寻春物正华。磴道上盘千亩竹,栏干低压万人家。檐前施饭来飞鸟,林下行香踏落花。自解刹那知佛性,不劳更喻几尘沙。
韩祠怀古。明代。郭棐。唐守祠前江水绿,怀贤堂上晚霞红。一封谏草离天阙,万古文章满粤东。树影扶疏栖老鹤,风声迢递送飞鸿。瓣香来拜书台下,胜景依稀似洛中。
赵司教报满赵柳州人其门下杨生索诗为赠。明代。卢龙云。十年曾记柳江湄,折柳樽前赠别离。望远星高荀氏里,怀人春满谢家池。鱼鸿异地风尘渺,桃李山城雨露私。最喜弹冠将及代,鳣堂遗事总堪期。
赠李云峰 其二。明代。袁宏道。追我于天目,因而上白岳。葛衫芒草鞋,高坐享天乐。败石齧鞋耳,罡风剪衣角。一味恋冥鸿,何曾伴鸠鸴。
西园雅集喜秋水自广陵至。清代。张鸿佑。西园樽酒罄交欢,雨过高城竹气寒。六月故人江上至,十年白发客中看。池边涨水通花径,树杪归云度石栏。倚杖深松悬暮色,苍苍落日下烟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