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
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
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
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
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
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
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礼部移竹次韵李员外文叔。宋代。晁补之。东南之美者,见伐以直干。岂如此君疏,犹作此郎玩。此郎乃在此,无乃材亦散。平生吉甫颂,意鄙枚叔乱。坐狂得此冷,对竹头帻岸。尚思杀青书,充宇白虎观。恐此愧子猷,还成倚楹叹。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扬州别斡克庄佥宪。元代。贡师泰。红日东生绿雾收,海风吹客到扬州。露分仙掌金盘冷,香动琼花玉树秋。使者乘骢开大府,仙人骑鹤醉高楼。朝来别我垂杨岸,珂佩如云簇水头。
满江红 以下四首皆致仕归作,和吕居仁。。明代。陈霆。萧散东归,天应赐、苕溪一曲。江村上、春风酒旆,夕阳渔屋。放浪水云明月地,醉归船重成颓玉。更看他、晓镜照菱荷,双鬟绿。秋声早,窗前竹。秋香晚,篱边菊。把浮云勘破,世间荣辱。独拥黄紬无别梦,日高春睡方才足。起来时、谁伴立芳洲,沙鸥熟。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宋代。范成大。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衡山卷阴气,海市发冬蛰。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铁锁桥。清代。超远。万山谁划断,一水界东西。地旷风逾急,天低云易迷。半空横铁索,千尺跨虹霓。我欲桥边宿,江猿休夜啼。
上中书陈舍人三首。宋代。袁燮。士方负材业,高价敌璠玙。一朝声称减,碌碌盆盎如。贵名岂不欲,名盛复难居。所以古君子,谨终如厥初。自公到京国,闻望倾万夫。愿言益进德,名与天壤俱。
读王谢传十二首 其九 谢惠莲。清代。牛焘。雪赋一篇摅藻奇,清谈晤对益人思。永嘉妙句疑神助,春草池塘梦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