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澹天云欲雨低,秋山人静鸟声稀。
似闻谷响飞黄叶,恐有孙登半岭归。
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宋代。晁补之。惨澹天云欲雨低,秋山人静鸟声稀。似闻谷响飞黄叶,恐有孙登半岭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闲居七首 其三。宋代。陆游。厨给胡麻粒,山供鹿脯盘。扫门迟客至,入郭借书看。种竹添风韵,留松老岁寒。一生无别事,鸡犬恋刘安。
游桃花涧。明代。徐宏祖。睡足山中雨,起探云里泉。重崖岚掩映,复道水潺湲。涧是桃花旧,波摇松影鲜。层层声捣石,矫矫势垂天。吼虎深藏峡,狂龙倒挂川。怒疑连壁坠,宛似趁风旋。玉迸丝丝立,珠倾个个圆。石文喧旧鼓,松韵协疏弦。转觉一山静,遥分众壑妍。我来当雨后,波去落衣边。洒雪魂俱白,披涛骨欲仙。谁施开峡斧,更赖买山钱。巧树皆垂臂,危岩并倚肩。石牵绡作幕,松滴翠为钿。隔坞飞云屣,淩空驾铁船。不愁山欲暮,共与水争先。何必寻三峡,还须受一廛。
巢父洗耳图。宋代。郑思肖。万事喧杂帝响中,细参巢父意无穷。须还半掬溪边水,方始教君耳不聋。
感寓 其二十。明代。童轩。迢迢弱水西,中有三神山。石洞閟日月,芝草生琅玕。龙耕玉田水,鹤啄松云坛。仙人羡门徒,日夕居其间。烟霞组长袖,刀圭驻红颜。我昔从之游,飞佩鸣珊珊。朅来住人世,矫首隔尘寰。安得大鹏鸟,飞来载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