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
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宋代。晁补之。恐是凝酥染得黄,月中清露滴来香。定知何逊牵诗兴,借与穿帘一点光。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将离宣城寄吴正仲。宋代。梅尧臣。吴均诗语多奇揭,苦倩鸳鸯谢明月。昭亭川上此禽闲,为寄吴郎我西发。西归千里浮轻舟,夜观蟾光逆水流。水流东海月西海,各去虽殊意常在。月偏皎皎随人行,水亦沄沄非浪改。酒盆龙杓闲到吟,梅花重叶将谁采。
客夜闻女病(时在钱塘)。明代。高启。岁尽归期尚杳然,不知汝病复谁怜。隔邻儿女灯前笑,客舍愁中正独眠。
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明代。吴兆。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次韵奉和。宋代。杨蟠。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
次韵隆庆杨使君送别之章 其一。宋代。曹彦约。倾盖星桥忆去年,官联预说使君贤。别来风送空中月,此去云开剑里天。治效龚黄方侧耳,交情嵇吕好差肩。相逢便作阳关曲,数日销魂正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