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豪塘饮,松林日百回。
当年鹿何往,异世鹤归来。
未许茅斋并,终期蜡屐陪。
丹留杉不死,夜气看星魁。
闻慎思说豪塘居。宋代。晁补之。闻在豪塘饮,松林日百回。当年鹿何往,异世鹤归来。未许茅斋并,终期蜡屐陪。丹留杉不死,夜气看星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雪峰僧龙渊归三山。明代。高柄。新持半偈出青莲,孤鹤閒云思渺然。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
花朝四首 其三。近现代。龚锡圭。春煖半窗明旭日,夜寒一片坐青毡。课余无事聊寻乐,醉后抛书且早眠。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十 悟空寺。清代。缪徵甲。为官视民瘼,了不关其心。岂无爱民意,恋栈意更深。一言傥见斥,褫带归山林。欲保五斗米,与世姑浮沉。所学究安在,清夜愧影衾。缅怀南渡后,此地横潦侵。徵敛迫未已,哀鸿有馀音。知军人虽微,建议可断金。心伤弹丸邑,田舍漂雨淫。流民竟谁绘,食子痛不禁。臣心为民碎,哀泪时沾襟。催科实不忍,臣罪当抽簪。仁人一言溥,如旱苏甘霖。岂不恋一官,所忧在苍黔。今诵萧寺咏,如闻宓子琴。后有司牧者,愿为座右箴。
西州文族姓名香,阶下三槐葆盖张。鹅眼不辞公府用,马蹄常为故人忙。
言思切直心无碍,道合中庸气自刚。积庆臾沾山水秀,欲期阳羡作桐乡。
觉轩二子头角崭然盖乃翁生平积德设施所致因作数语颂之。元代。曹伯启。西州文族姓名香,阶下三槐葆盖张。鹅眼不辞公府用,马蹄常为故人忙。言思切直心无碍,道合中庸气自刚。积庆臾沾山水秀,欲期阳羡作桐乡。
和周通老合江亭。宋代。王澧。肤使中心若饮冰,合江宴集更思清。凉风轻拂来幽户,暑雨乍收新霁晴。萧洒虚亭迎野色,玲珑远水漱溪声。公馀自得高吟赏,还辔雍容带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