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寻溪过佛斋,溪边石藓湿芒鞋。
虚窗独卧听松竹,半夜一山风雨来。
同柳戒之夜过三学院。宋代。晁补之。步月寻溪过佛斋,溪边石藓湿芒鞋。虚窗独卧听松竹,半夜一山风雨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醉后作短歌十一章 其三。清代。姚燮。月不落,星不明,庭叶不多微有声。中宵不睡对残烛,人影当门烛光绿。开门欲晓星月低,枯桐照井烟凄迷,天风袅袅吹萝衣。
征妇词。元代。胡奎。商声振庭树,匹马鸣萧萧。念汝出门去,关山怅迢遥。床头无百金,焉能买宝刀。阿母泪双下,灯前裁战袍。稚女才倚床,少妇针指劳。半年一得书,使我心忉忉。
田园杂咏八首 其五。明代。林大钦。智巧虽万端,孰知非与是。大道不易方,自然有成理。登高思振衣,临流思洗耳。毁誉谁能知,栖迟遽非美。一上西山巅,半餐傲万祀。
还崔秀才唱和诗。宋代。徐积。元白有馀势,孟韩无困辞。子美骨格老,太白文采奇。当时大道久破碎,人人文字萎薾而支离。天生数子将卓卓,鸱鸮正成群,一鹗摩天飞。嗟君不与数子共,使君逸气填塞无所施。我来虽无知,黄金白玉看如泥。自从诗卷一入手,掣然直上青云梯。十宵不睡亦不困,厌宾日日关柴扉。秋风猎猎吹横河,苍天万里生银波。起来半夜吸一口,睡魂酒病都消磨。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唐代。白居易。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鬓雪人间寿,腰金世上荣。子孙无可念,产业不能营。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闲倾三数酌,醉咏十馀声。便是羲皇代,先从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