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草履步苍苔,山上孤亭四牖开。
烟雨蒙蒙溪又急,小篷时转碧滩来。
新城塔山对雨二首二。宋代。晁补之。竹枝草履步苍苔,山上孤亭四牖开。烟雨蒙蒙溪又急,小篷时转碧滩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送友人。明代。曹义。都门晓送客,酒尽动愁颜。一见复相别,孤舟何处还。黄花秋满目,绿水远连山。回首空惆怅,金台落照间。
春日与诸公泛舟。唐代。武元衡。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
同诜兮过竹忘斋中。明代。实印。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自述。唐代。朱庆馀。诗人甘寂寞,居处遍苍苔。后夜蟾光满,邻家树影来。岂知莲帐好,自爱草堂开。愿答相思意,援毫愧不才。
一枝春·有为听浴词者嫌近熳亵正之以雅。清代。黄之隽。絮扑东邻,艳阳斜、小浃罗衣香汗。兰汤试否,裍语杜鹃花畔。窗纱闭响,想卸到、画鸾裙裥。知尚怯、一缕微风,逗得玉肌寒浅。移时暗闻水溅。是冰绡三尺,轻匀湿遍。梨花镜里,带雨自怜春软。窥墙未许,肯帘外、侍儿金赚。应怕有、雏燕雕梁,看人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