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
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宋代。晁补之。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宋代。苏轼。箕踞狂歌老瓦盆,燎毛燔肉似羌浑。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时詹方议葬暴骨。)孤云落日西南望,长羡归鸦自识村。
七夕同方子公蒋子厚弟小修避水长孺楼居。明代。袁宏道。悔逐缁尘帝里游,除君何处可消愁。蚍蜉失土先谋芥,野鹤移家亦傍鸥。稍质衣衫充酒品,尽搬香茗在书楼。帘开忽见新晴日,又到黄姑织女愁。
寄仲恭。宋代。释道潜。晓雨霁郛郭,晴云递纷披。曦和拆万物,初茎弄葳蕤。鯈鱼泳弱藻,漾漾动碧漪。缅彼空际山,黛影摇参差。感此芳菲节,美人旷佳期。音形眇何方,莽莽天一涯。长河泮春冰,花浪激箭驰。好凭三尺鲤,寄我相思诗。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唐代。刘得仁。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望江南 其一 春晚。清代。潘榕。韶光迅,忽又送春归。回忆吟花诗句艳,相邀醉月羽觞飞。一梦境都非。
用前韵寄李本存二首 其一。元代。叶颙。浮云常是蔽青天,黎庶何由担弛肩。乡社音尘空入梦,干戈休息果何年。石边清坐真闲者,世上狂图不坦然。安得中山千日酒,与君长醉日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