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次韵韩求仁南台朝请晚过南湖见寄。宋代。晁补之。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西溪采幽流瞩引兴。明代。徐夜。西溪流水处,日夜声中生。岩阿发奇唱,浑沦相与清。穿林逼渐响,殊音归一鸣。磊砢势难夷,稍此非人撄。沿林各开境,接异新常晴。奇路幻庸迹,回看来径并。蓼花媚孤屿,憩流归清平。开心纳层澜,浮影逐虚晶。游黑过水起,流光升壁行。奔汇入别涧,倒溜飞高明。长歌击林木,境尽白云横。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宋代。杨万里。岸树低欹一雪余,枝头半叶已全无。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游赤松口占。宋代。金履祥。苍虬夹岸几重重,灵液飞流碧涧通。可是神人易忘世,人间争得此山中。
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宋代。范成大。春风动是隔年期,更对残花把一卮。少待和烟和月看,依稀犹似未开时。
同日师竹携酒肴来谭。清代。许传霈。此心何郑重,携酒与肴来。解语花随菊,忘情客举杯。涤肠销傀儡,侧耳费疑猜。醉后新诗就,高歌答水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