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宋代。李曾伯。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癸亥杂诗八首 其二。明代。何瑭。故园门巷枕黄河,散乱牛羊草满坡。两岸夕阳行客棹,一犁春雨老农蓑。拨醅酒熟尊颜醉,击缶声喧稚子歌。一别天涯几芳草,梦回茅屋月明多。
霅溪。宋代。陈舜俞。吴王城下溪,疏凿自开辟。潭潭无涯岸,但见浸垂碧。气增宇宙宽,势吞江湖窄。楼台照清影,河州多嘉植。红鳞生霞朝,金鉴沉月夕。恍如神仙国,远与尘土隔。怪说稔传闻,真源探图籍。天目据西南,两地泻峻极。其傍数百壑,奔走为附益。及兹渊渟处,深不可计尺。稻粱活万家,世无原田瘠。鱼虾孕千石,日见网罟获。阴阴风雨夜,多为蛟龙宅。少游溪上学,长作幕下客。观澜无前志,平世耻吟泽。度量方潢污,临流重惭惜。
寻刘处士。唐代。皇甫曾。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已亥杂诗 36。清代。龚自珍。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题黄梅出山图。元代。耶律楚材。佛祖不识山中主,良材可惜遭斤斧。肩担明月过前峰,一时忘却曹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