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迳,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宋代。张元干。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草色侵荒迳,潮声过夕墟。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再韵奉酬。宋代。杨公远。杨花一任雪漫天,甭坐钩帘对篆烟。应是日长诗酒罢,困来閒向北窗眠。
四明山诗。樊榭。唐代。陆龟蒙。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和廉伯复次前韵断夜坐。明代。吴宽。衰年视物更茫然,日落寻常索枕眠。久坐谁言才断绝,细吟翻喜忽联牵。薰风作暑如初伏,海月生明又半边。却恨连墙稀宴集,挑灯那送酒家钱。
初至洞庭,怀灞陵别业。唐代。刘长卿。长安邈千里,日夕怀双阙。已是洞庭人,犹看灞陵月。谁堪去乡意,亲戚想天末。昨夜梦中归,烟波觉来阔。江皋见芳草,孤客心欲绝。岂讶青春来,但伤经时别。长天不可望,鸟与浮云没。
高座寺。清代。储国钧。四百南朝寺,犹余高座名。桫椤花落处,满院碧苔生。石径分茶社,云峰閟磬声。上方无客到,趺坐豁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