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
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
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
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
冬夜痴坐似闻才元作集有日矣因和前韵奉呈。宋代。张元干。拥炉书帙易尘灰,览古临窗独对梅。未寤径须呼子慎,常奴何得比方回。虚名到底将安用,能事从来不受催。似许相过陪客醉,胸中那复有愁堆。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和送春四首。宋代。廖行之。{左日右晚}晚春光作意归,送春谁把酒樽携。多情风雨留连处,几看霖霪到日西。
留侯庙。元代。陈孚。子房王佐才,其风凛冰雪。天遣鹤发翁,圯上授宝诀。博浪沙中千尺铁,祖龙未死胆已裂。况此喑呜扛鼎夫,不直秋风一剑血。谈笑帷幄间,六合雄雌决。卯金四百年,只在三寸舌。但恨汉德非姚虞,不得身为古稷契。雍熙至治如可作,岂肯脱冠挂北阙。留城古祠今千载,碧藓溜雨眼断碣。我恐至人或不死,尚有笙鹤拥玉节。酌泉采菊往奠之,回首芒砀堕山月。
天华寺亭二首。宋代。冯时行。老去心如水,眼明犹爱山。偶来出已意,特为破天悭。能便渺茫处,尽归寻丈间。公余成践蹂,心事等云閒。
清隐院。宋代。张颐。古寺深山里,高亭万木丛。归云度疏牖,绣岭倚晴空。涧草连阶绿,岩花照槛红。纵非尘世外,无异画图中。
江上曲三首 其二。元代。胡奎。郎乘木兰舟,说道长干去。长干好女儿,留郎再三住。郎留岂不好,妾思令人老。郎心生蒺藜,不如女萝草。妾有一掬泪,洒向大江流。愿为西北风,吹转郎船头。
恒山何危哉,白云复漫瀰。念彼白云飞,戚戚伤岵屺。
流光不再须,甘瀡为谁旨。累疏叩天阍,洞塞幸伊迩。
大司寇恒山张公父母俱八十馀三疏得归省太夫人旧患丧明公归而愈缙绅多咏其事郑同年与聚索予作忙中走笔。明代。张岳。恒山何危哉,白云复漫瀰。念彼白云飞,戚戚伤岵屺。流光不再须,甘瀡为谁旨。累疏叩天阍,洞塞幸伊迩。不谓许国身,亦慰门闾倚。沉迷起宿痾,春风满步履。古来孝子心,寒冰跃双鲤。眇绵气感通,或可徵神理。如兹事幽绝,传闻乏前史。推之民物间,一视而已矣。愿转此心丹,坐使呻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