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喜雨事如此,吾舅名亭思不群。
不问两歧何许秀,且看十顷卷黄云。
麦秋亨。宋代。张元干。东坡喜雨事如此,吾舅名亭思不群。不问两歧何许秀,且看十顷卷黄云。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别方通守。明代。夏良胜。使君江上买归舟,载得月明真似秋。浃岸柳丝怜老稚,满楼醉色下汀洲。宜休未必如前辈,易退何妨挽末流。公论到头惟笔在,甘棠不独咏西周。
杭州歌 其二。明代。区大相。金陵东渡更龙蟠,越水吴山画里看。尽说江南好行乐,谁云江左是偏安。
花朝。明代。吴稼竳。日气朝青池上波,交交啼鸟傍池多。三春花事终难负,二月风光半未过。土俗岁时存旧记,闺人单夹制轻罗。正怜一树樱桃放,桃李相催奈若何。
偶成。明代。伦以谅。翠巘高无极,藤萝不可攀。流清猿下饮,山暝鸟来还。樵唱孤烟里,人居深竹间。故乡知渐近,拂拭舞衣斑。
解仲杰景陶轩。元代。魏初。梨花澹澹柳丝丝,午梦醒来半醉时。门外红尘三百丈,至人高卧看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