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
疮痍兵火后,花石稳粱先。
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
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登垂虹亭二首。宋代。张元干。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疮痍兵火后,花石稳粱先。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夜过长沙。清代。张梦龙。秋水茫茫秋月白,扁舟一叶过长沙。十年离别悲风火,两岸萧条剩荻葭。不信浮生如此幻,相看何处是吾家。寒鸦哀叫游魂哭,坐倚孤篷百感赊。
灵济宫即席赋白岩。明代。邵宝。孤峰何处所,屹立太行东。耸拔群厓异,苍茫四望同。润疑连析木,高欲跨崆峒。绘妙初施处,锋神未露中。远堪回俗驾,清许筑仙宫。灵秀从何代,风流到此公。无劳成独迈,不饰见真工。点缀长凝雪,跻攀合驭风。一元开混沌,万仞倚虚空。夜共星辰烂,春分雨露濛。凭谁磨藓壁,为我扫榛丛。明日西回首,秋云渺去鸿。
桃源忆故人。宋代。朱敦儒。雨斜风横香成阵。春去空留春恨。欢少愁多因甚。燕子浑难问。碧尖蹙损眉慵晕。泪湿燕支红沁。可惜海棠吹尽。又是黄昏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