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初疑翠黛扫,颇类青玉琢。
飞泉何处来,其势自天落。
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
田家承下游,伐石竞耕凿。
摇风麦初齐,泛水秧尚弱。
况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
况有古道场,碧瓦照丹雘。
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
我来孟夏初,征衫汗如濯。
行行不知劳,梯云上青廓。
入门寂无人,幽鸟自相乐。
登堂赵州出,此意亦不恶。
徐徐叩其端,善巧万金药。
锁除爱欲恼,澡浣尘土浊。
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
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礴。
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游白云山海会寺。宋代。王之道。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青玉琢。飞泉何处来,其势自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田家承下游,伐石竞耕凿。摇风麦初齐,泛水秧尚弱。况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照丹雘。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来孟夏初,征衫汗如濯。行行不知劳,梯云上青廓。入门寂无人,幽鸟自相乐。登堂赵州出,此意亦不恶。徐徐叩其端,善巧万金药。锁除爱欲恼,澡浣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礴。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过阴山和人韵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羸马阴山道,悠然远思寥。青峦云霭霭,黄叶雨萧萧。未可行周礼,谁能和舜韶。嗟吾浮海粟,何碍八风飘。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其一。宋代。袁说友。岁阑何地看梅花,霜日新晴晚更嘉。古观去寻寒士屋,山园来近旧人家。香传细密闻仍久,影倒高深落又斜。同是溪南閒澹者,暂时相赏醉无哗。
上颂醇亲王庚寅七月 其三。清代。曾广钧。周家分陕尊燕鲁,今日亲贤属一人。好取玉梅亭畔月,遍为赤柳塞边春。雎麟官礼功无迹,凤鸟河图治已神。仰赞慈猷宣圣德,歌钟史牒播芳尘。
望雪。唐代。李世民。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今辰行送张敬中。明代。郑善夫。今辰何辰秋复暮,黄花欲吐且未吐。越王台上风不回,谢女江边叶如诉。征途遥遥不肯住,岁晏天涯向何处。冀北能无属目云,闽南会见伤心树。忆昨奏赋大明宫,绨袍布被昕夕同。于时公壮我尚少,许身奚啻登夔龙。黄尘白日两相蒙,世事变覆真太匆。十年风波苦汎梗,一旦鬓发成飘蓬。皂鹘飞来意怠杳,龙媒跛足眠芳草。勋业空嗟明镜中,巾鞋早向荒山道。公今走马黄金台,黄金安得如山堆。自信材官少贫贱,岂有志士久尘埃。石田豆苗半枯死,余独忧勤弄烟水。刘向何心厌簪绂,管宁薄命甘泥滓。他日西方相忆无,北鱼南雁徒为尔。
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唐代。皮日休。曲水分飞岁已赊,东南为客各天涯。退公只傍苏劳竹,移宴多随末利花。铜鼓夜敲溪上月,布帆晴照海边霞。三年谩被鲈鱼累,不得横经侍绛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