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清绝俗,想见胸中丘。
飞泉落高峰,风声助飕颸。
又如清庙中,何图见天球。
不惟竦观瞻,玩之可忘忧。
是行何处来,楚尾连吴头。
一杯聊效芹,大似胜茶瓯。
赓我喜雪草,词情和且柔。
久旱民苦饥,重怜来与麰。
勃焉来争春,富哉麰向秋。
吾君德无边,今与和气游。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宋代。王之道。新诗清绝俗,想见胸中丘。飞泉落高峰,风声助飕颸。又如清庙中,何图见天球。不惟竦观瞻,玩之可忘忧。是行何处来,楚尾连吴头。一杯聊效芹,大似胜茶瓯。赓我喜雪草,词情和且柔。久旱民苦饥,重怜来与麰。勃焉来争春,富哉麰向秋。吾君德无边,今与和气游。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凭阑。宋代。陈普。高豁乾坤眼,山晴缘雨收。夕阳流水绕,荒草白云浮。柳荫小溪侧,樵歌古渡头。凭虚发清啸,安得仲宣楼。
赠陈御医公尚。明代。王鏊。暑雨祁寒过我频,感君父子有深仁。外家秘诀多传孟,今日卢医不在秦。树近庐山唯种德,人来燕谷亦生春。吴人自昔誇钱乙,岂谓文中本姓陈。
和陶神释。宋代。吴芾。人生禀一气,自微而至著。不问富与贫,不论新与故。自有形影初,我便相亲附。二子既有言,我宁无一语。汝形未生时,影复在何处。偶与我有缘,同生复同住。幸我所依人,造理仍知数。身虽未溘然,已办周身具。得酒即忘怀,宁复顾毁誉。醒即看云眠,目送孤鸿去。我亦得安闲,不忧还不惧。说与二子知,莫为身外虑。
蝶恋花。宋代。洪咨夔。画斛黄花寒更好。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旧恨新愁谁酝造。带围暗减知多少。开眼万般浑是恼。只仗微醺,假寐宽怀抱。隔屋愁眉春思早。数声啼破池塘草。
草庭为周元亮赋。元代。凌云翰。无边风月满幽居,嬴得庭前草不除。犹忆耳提因学礼,尚存手泽在诗书。傍人错比康成宅,此地真疑葛亮庐。我尔有轩曾种柘,宁知意思复何如。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天边纳履动星辰,再入中书再乞身。山甫旧来饶补衮,任公何事早收纶。风传宦路轻金注,业有仙岩一玉宸。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