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万顷迷西东,夕阳上下江天红。
炊烟几处袅轻碧,知是渔家收钓筒。
老翁长须更广颡,路逢百钱挂藜杖。
三杯酒罢月已高,短棹扁舟还独往。
渔村落照。宋代。王之道。寒芦万顷迷西东,夕阳上下江天红。炊烟几处袅轻碧,知是渔家收钓筒。老翁长须更广颡,路逢百钱挂藜杖。三杯酒罢月已高,短棹扁舟还独往。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再次前韵东西音兼呈孟阳仲和 其一。明代。李流芳。柴扉寂寞枕江开,久拟逃名学老莱。白发经秋看更短,衰颜得酒怪能回。为台欲待生新月,扫径仍教护旧苔。老觉耽诗终漫兴,故人才或似邹枚。
中秋不见月。宋代。朱晞颜。今年端正月,不见白⽟盘。封姨约丰隆,苦意相作难。似疑妒孀娥,婵娟满人间。凝尘掩明镜,舞影停双鸾。林间金背蟆,纳景泥蹒跚。何如草根萤,熠熠明夜阑。绝怜风枝鹊,飞绕何时安。嗟余老无术,戏挟清光寒。会须期隔岁,飞步凌天坛。
哭老子。明代。叶元玉。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十二月七日病题四首 其一。宋代。赵蕃。晓枕闻屐声,方知夜来雨。遥怜江南梅,玉立胜越女。林深笑成暗,溪浅照亦俯。想象不胜情,吾宁久羁旅。
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宋代。陆游。月黑叩店门,灯青坐床箦。饭麤杂沙土,菜瘦等草棘。泰然均一饱,未觉异玉食。我岂儿女哉,口腹为怨德!古人耻怀禄,不仕当力穑。从今扶犁手,终老谢翰墨。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明代。袁宗道。不分陶弘景,松风只自听。异乡同改火,法侣怅晨星。贺沼蒲稍绿,吼山石孔青。良朋君岂恋,同调有原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