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镇在越泽在吴,东南形势凭江湖。
不知弱水竟何处,恍若员峤连方壶。
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
十年不见看愈好,正复妙笔那能图。
苍松摇风翠盖偃,芳草藉地柔茵铺。
僧舍朝游恣登览,酒楼夕醉争歌呼。
朅来挽仰春又晓,对花无语空长吁。
作诗既非拙者事,强欲写书编泽蒲。
伟哉得志佐明主,进退百辟称鸿儒。
应怜伺候奔走辈,终日趑趄仍嗫嚅。
西湖游次韵赵见烛。宋代。王之道。山镇在越泽在吴,东南形势凭江湖。不知弱水竟何处,恍若员峤连方壶。海门潮至飞雪涌,天竺雨过遥青纡。十年不见看愈好,正复妙笔那能图。苍松摇风翠盖偃,芳草藉地柔茵铺。僧舍朝游恣登览,酒楼夕醉争歌呼。朅来挽仰春又晓,对花无语空长吁。作诗既非拙者事,强欲写书编泽蒲。伟哉得志佐明主,进退百辟称鸿儒。应怜伺候奔走辈,终日趑趄仍嗫嚅。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碧云寺。唐代。康有为。朱戺金铺殿七重,丹廔窈窕压中峰。天龙神鬼图千相,宝珞华幢隐万松。泉绕离宫开涧壑,天来经阁散梵钟。伽蓝作记伤珠塔,感慨山川几战龙。
游延安宿马太博东馆。宋代。司马光。高馆寂无哗,它闲胜在家。暮烟凝塞土,堠火落天涯。坐久笔生冻,夜阑灯作花。主人意未尽,归路不为赊。
皓魄满窗前。不照人圆。离魂真欲上青天。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
何计慰高年。日薄虞渊。时来甥馆问鱼笺。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
浪淘沙 丙寅仲秋,余以侍亲留白下,遣方海、方澜两儿赴蜀侍夫子。清代。王少华。皓魄满窗前。不照人圆。离魂真欲上青天。只为分巢双燕小,破尽宵眠。何计慰高年。日薄虞渊。时来甥馆问鱼笺。甚日浣花溪畔水,准送归船。
闻驻跸太原。清代。黄遵宪。南海昆明付劫灰,西风汾水雁声哀。勤王莫肯倡先晋,乐祸人犹奉子颓。兵甲谁清君侧恶?衣冠各自贼中来。壶浆夹道民争献,愿祝桥从万里回。
次台湾道区天民邀陈迂谷山长程守山司马同游剑潭韵。清代。陈树蓝。此日舟休刻,当年剑不腾。钟声停过客,笠影认归僧。宝相胸成卐,金刚目有棱。千潭同一月,悟澈道心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