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已过荷花繁,南风入户清而温。
担头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怀家园。
三年为客在两处,李熟未果登清樽。
翻思整冠诚可乐,何苦鑽核辄不存。
急宜买冰致凝壈,全胜汲井供潺湲。
小床方簟嚼春雪,一实自可轻璵璠。
扁舟行逐东南奔,回首稻粱江上村。
相欢孰若弟与昆,古来唱和须篪埙。
大粱食李有感呈彦时兄。宋代。王之道。葵花已过荷花繁,南风入户清而温。担头有李初入眼,令人引脰怀家园。三年为客在两处,李熟未果登清樽。翻思整冠诚可乐,何苦鑽核辄不存。急宜买冰致凝壈,全胜汲井供潺湲。小床方簟嚼春雪,一实自可轻璵璠。扁舟行逐东南奔,回首稻粱江上村。相欢孰若弟与昆,古来唱和须篪埙。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乌夜啼 丹阳归舟大风。清代。王策。峭帆十幅飞腾。饿鸱声。长啸骑蓬掠过、吕蒙城。腰下箭。匣中剑。似霜明。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
依韵和春日偶书。宋代。梅尧臣。瓮面春醅压嫩蓝,盘中鹅{上炙下肉}亦肥甘。正宜醉梦轻为蝶,苦怕酬诗密似蚕。病起羊公方隐几,归来陶令只乘篮。河堤古木欣欣暗,野水新秧拍拍渰。已向官资随分足,莫将忠愤等闲谈。况於世上诸般厌,不作人间一例贪。陋巷自知当退缩,拥门谁解更趋参。高低趣向难为合,冷暖情怀固饱谙。勉意妻儿犹苟禄,强颜冠冕未抽簪。唯公恩遇留连久,频对樽罍也负惭。
登天游观同沈少泉给事。明代。邱云霄。风流最爱沈休文,结束相攀入碧云。霞磴高悬仙岛迥,星槎直汎玉河濆。虬松落翠春长静,凤管生寒日欲曛。已向浮生了机事,岩花溪鸟笑相群。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四。宋代。释广闻。用东山暗号,虎头戴角出荒草。唱少林一曲,六六不成三十六。看不足,听不足,断弦须是鸾胶续。
何处移来,寒玉数条,檐影初添翠。褪了夕阳,咽罢凉蝉,隔院秋槐风起。
占得閒庭,翻慵就纹纱窗里。乌几。爱洗盏停琴,画盆香细。
燕山亭 七月十五夜,同竹垞、秋锦、雨坪、家柘西饮谡园斋。清代。沈岸登。何处移来,寒玉数条,檐影初添翠。褪了夕阳,咽罢凉蝉,隔院秋槐风起。占得閒庭,翻慵就纹纱窗里。乌几。爱洗盏停琴,画盆香细。斜桷才挂羊灯,早冰镜新镕,半侵衣袂。拚教茗艼,款款乡音,知他主宾谁是。欲去还留,剪烛对、旧游朱李。曾记。听卧佛、寺钟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