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俗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奈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国清化人示寒山。宋代。王之道。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浮沉苦海中,俗出无端涯。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此意亦良厚,奈何人罕知。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偕张方伯樵野琴台秋禊 其三。清代。黄良辉。祈羊典云佚,刑马仪攸缺。咏郑摭暄萋,赋鲁采凝节。禳殊汉右苇,萦符周先茢。绎古模渊旨,渺今飏芬烈。及斯商令佳,吹万齐姑洁。俨騑讯咫路,揽袂遘朋杰。高义薄穹霄,微言涣晶雪。天籁苟冥悟,风弦徒虚设。时哉迅熛忽,瞬稷吟纤蛚。哀乐荡精魄,所思弥菀结。遂欲遏六螭,迫嵫秘扃鐍。丹青焕且彫,令名焉可灭。
钱塘江夜泊。明代。陶益。夜泊钱塘酒半醒,惊闻潮长漏声停。舟人寤说江头路,苏小门前杨柳青。
游雷氏园怀吴公德夫。宋代。赵汝谠。城丘焕朝景,郊甸熙春阳。谁能不行游,及尔聊徜徉。华栋敞中园,珍潭注方塘。惠风翼嘉殖,时鸟流音翔。岂伊丹卉间,而有修干苍。靡迤既徐步,萦纡亦深藏。忆与仁里亲,攀翻玩幽芳。抚迹已成故,斯人安可亡。前洲起新涨,远岫收残光。凭槛久怅望,江云眇何长。
诸公和诗再用韵并简沈虞卿教授。宋代。王十朋。来采汀洲柳恽蘋,要观草色赐袍新。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圆在梓轮。山峙浮图耸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耽耽广厦荣归日,应话林泉老病身。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唐代。李商隐。闻驻行春旆,中途赏物华。缘忧武昌柳,遂忆洛阳花。嵇鹤元无对,荀龙不在夸。只将沧海月,长压赤城霞。兴欲倾燕馆,欢终到习家。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楼迥波窥锦,窗虚日弄纱。锁门金了鸟,展障玉鸦叉。舞妙从兼楚,歌能莫杂巴。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刻烛当时忝,传杯此夕赊。可怜漳浦卧,愁绪独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