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五。宋代。晁补之。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种竹。宋代。张嵲。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閴寂。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独怀首丘念,未易忘日夕。读书计诚谬,习静理何益。万事鸟过空,何处留遗迹。世故漫酬酢,迢遥混今昔。
谢送篆文屏风因次来韵。宋代。余靖。一局聊将万境祛,非同得兔守枯株。北窗枕畔添奇物,却想渊明旧日无。
霜天晓角·小雨濛濛。宋代。曹冠。小雨濛濛。轻烟舞曳风。林椒高低疏密,依浅濑、媚遥峰。浴鹭水溶溶。晴霞映晚红。拟向玉堂举似,摹写入、画图中。
谢西方器之赠阮杖。元代。耶律楚材。睢阳三绝从来传,坡仙铁杖为之先。宋朝四美岂易得,地君神器称手贤。了然居士隐洛瀍,读书好古有积年。擒龙捉日获二宝,宝之凿栋屋壁穿。龙庭万里叠山川,欲来馈我嗟无缘。将夺固与此理玄,慇勤携赠陈与田。陈田今岁来朝天,惠然出赐穹庐前。乌虬入手苍壁悬,恍然遗世如登仙。长蛟倚壁光娟娟,鳞介欲生如蜿蜒。澄澄秋月莹朝镜,须臾洗尽余腥膻。足方法地顶法乾,四十五节松柏坚。七尺乌金三十两,微簧瑟瑟鸣哀蝉。云顶纤纤空腹圆,十三玉柱鸿翩翩。耽耽云坐踞猛虎,岩岩山口双双弦。铁君伴我游林泉,足疾顿减冲云烟。临风三弄碎琼玉,清商秋水声涓涓。安仁得此如临渊,子聃求杖不惜钱。湛然坐受匪劳力,不胜其服心胡然。西方讽我求终焉,故令二友相招延。抱桐扶杖闾山巅,举觞笑咏秋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