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
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渔家傲。宋代。晁补之。渔家人言傲,城市未曾到。生理自江湖,那知城市道。晴日七八船,熙然在清川。但见笑相属,不省歌何曲。忽然四散归,远处沧洲微。或云后车载,藏去无复在。至老不曲躬,羊裘行泽中。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题清微道人画兰。清代。夏孙桐。好忏情天入画禅,一花一石意翛然。依依翠袖生寒处,寂寂空山听雨年。孤抱未忘香自媚,双修却恨福难全。墨林题品羞凡艳,合共红妆季布传。
试日怀世美。南北朝。邹浩。挟策刚为泮水行,暖风迟日试诸生。姚黄魏紫知何许,独有杨花扑砚轻。
秋日偶成 其八。明代。陈之遴。巑岏古戍倚层丘,冰雪长凝万古愁。天接燕台劳北望,水趋辽海羡西流。三更梦破孤城笛,六月寒生久客裘。醉揽短衣随羽猎,呼鹰驰马一销忧。
锦岩夜月。明代。释古义。千年古洞谁开辟,造化原无斧凿痕。石上藤萝悬涧阔,林间花影拂栏干。纸窗梦觉浑生白,午夜风清不计寒。更喜高怀彭泽宰,携琴分赋碧云端。
清平乐 其一 碧桃。元代。邵亨贞。瑶笙吹罢。月满仙台下。歌扇半欹羞澹冶。一点芳尘不惹。临溪更洗残妆。低回玉洞舂光。换却当时脂脸,从教恼杀刘郎。
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三。宋代。朱松。骎骎惊子笔生风,开卷犹须一尺穷。年长那知虫鼠等,眼明已见角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