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别佳人,梅小犹飘雪。忍泪一春愁,过却花时节。
相见话相思,重与临风月。休似那回时,无事还轻别。
生查子。宋代。晁补之。夜饮别佳人,梅小犹飘雪。忍泪一春愁,过却花时节。相见话相思,重与临风月。休似那回时,无事还轻别。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江上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共看蒹苇宅,聊即稻粱谋。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 其四。清代。朱云骏。职本任史官,记注敢贻误?舟师忽东狩,国史请保护。时相目以迂,零落不复顾。艰危野史亭,贞节葆岁暮。身在国史在,岂难徇国祚!吁嗟绛云楼,志但希遭遇。
又送陆潜夫茅山寻友。唐代。皇甫冉。登山自补屐,访友不赍粮。坐啸青枫晚,行吟白日长。人烟隔水见,草气入林香。谁作招寻侣,清斋宿紫阳。
句。唐代。施肩吾。年来如抛梭,不老应不得。(以下见《纪事》)。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绿带烟锄。(赠友人下第闲居)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荷翻紫盖摇波面,蒲莹青刀插水湄。烟黏薜荔龙须软,雨压芭蕉凤翅垂。二联并百韵,山居诗所存,不见其全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见《说郛》)。锄药顾老叟,焚香呼小青。(见陈继儒《珍珠船》)遗却白鸡呼喌喌。(见《野客丛谈》)。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无。寺宿为五通所挠作。以下见《海录碎事》天边有仙药,为我补三关。世人谁不爱年长,所欲皆非保命方。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怜。(《槿花》)。池塘已长鸡头叶,篱落初开狗脊花。(赠临平湖主人)出路船为脚,供官本是奴。(《赠盐官主人》)一言感著热铁心,为人剑下偷青娥。(《老侠词》)青鬓丈人不识愁。
寒苦谣。魏晋。夏侯湛。惟立冬之初夜,天惨懔以降寒。霜皑皑怪被庭,冰溏瀩于井干。草槭槭以疏叶,木萧萧以零残。松陨叶于翠条,竹摧柯于绿竿。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宋代。苏轼。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时熙河新获鬼章。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